急性疼痛,通常与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在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会发现,急性疼痛的患者可高达 20% 以上。急性疼痛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还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有效的镇痛则能够减轻急性疼痛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促进转运和治疗方案的实施。
然而持续有文献报道,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的急性疼痛并未得到充足的治疗。镇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没有足够的疼痛管理的知识储备、过分关注其他的治疗干预措施、亦或是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少等。
在丹麦, 只有具备最高培训水平的医生的可通过静脉向患者输注药物(包括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而由于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有限,包括急救医疗技术员(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EMTs)在内的救护车内的救护人员则不具有这种资格。
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 Friesgaard 教授等提出,通过对院前救护人员进行教学和培训, 授权其经静脉向患者注射芬太尼的资格,或许是改善院前急性疼痛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该研究已发表于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杂志。
Friesgaard 教授等人对 2012.7.1-2012.12.31 期间,来自 2348 例成年患者的院前病历进行了回顾分析,这些患者均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由救护人员经静脉注射芬太尼进行疼痛治疗。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进行测定。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患者接受芬太尼治疗前至抵达医院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在转运过程中疼痛程度下降的患者的数量(NRS ≥2),抵达医院时 NRS>3的患者的数量,以及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等潜在的与芬太尼相关的副作用。
Friesgaard 教授等发现,芬太尼能够减轻患者自接受治疗前至抵达医院期间的疼痛程度,其中有 79.3% 的患者在转运期间 NRS 的数值下降超过 2 分,有 58.4% 的患者在抵达医院时仍存在急性疼痛(NRS>3);21 位(0.9%)患者的氧饱和度低于 90%,31 位(1.3%)患者出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下降,71 位(3.0%)患者出现低血压。
芬太尼在人体内的起效和代谢速度均较快,非常适合在院前急救中使用。Friesgaard 教授表示,对大多数院前急救的患者来说,由院前救护人员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可有效缓解其急性疼痛,并且是十分安全的。
Friesgaard 教授补充道,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抵达医院时仍存在中到重度的疼痛;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务人员常需要向患者注射更高剂量的芬太尼,因此在对救护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应高度关注患者的安全、芬太尼的效果及相关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