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作为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占据着人类生命 1/3 左右的时间;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促进机体康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 ICU 中的危重症患者来说,睡眠中断却是非常普遍;疾病本身、医源性因素以及光线、噪音等周围环境都会对 ICU 患者的睡眠造成重要影响。
睡眠中断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伤口愈合延迟、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谵妄;据统计,ICU 中危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率为 20%~80%。同时既往的研究提示危重症患者的睡眠结构常发生改变,表现为浅睡眠增多、慢波及快速眼动睡眠减少。因此,对这些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可以对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评估,但其价格昂贵,并且可能会对危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造成干扰。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Vacas 教授等,则于近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试验研究,旨在对一种便携式脑电图监测器—SedLine脑功能监护仪用于睡眠监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该研究已发表于 Anesth Analg。
研究人员首先在睡眠实验室中,对 SedLine脑功能监护仪和多导睡眠监测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在一个独立患者队列中,研究人员共招募 23 例因睡眠中断使用 SedLine脑功能监护仪进行持续睡眠监测的 ICU 患者。
对于本次研究招募的所有患者,研究人员均对他们的脑电图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患者的原始脑电图、睡眠状态和觉醒进行分析。训练有素的科研护士使用 ICU 意识紊乱评估方法对患者谵妄进行评估。
总的来说,与 PSG 相比,SedLine 大脑监视器能够有效区分患者的睡眠状态,捕获微觉醒和睡眠状态之间的转换等信息。23 例 ICU 患者睡眠监测的平均记录时间为 19.10 小时;有迹象表明患者存在低质量的睡眠,非快速眼动阶段(深睡眠)时间减少。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ICU 患者是否存在睡眠中断对谵妄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便携式大脑监测器都主要用于监控患者的镇静或麻醉深度,而非记录睡眠。Vacas 教授表示,SedLine脑功能监护仪等便携式脑电图监测器对患者睡眠状态的监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当然,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改善脑电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