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发硬膜囊低位终止行骶管麻醉 1 例

2015-11-20 22:29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小仔子
字体大小
- | +

小儿骶管麻醉镇痛效果好、损伤小,是手术中的常用手段;在进行骶麻时,骶麻穿刺针的正确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关系到麻醉效果的好坏,也与麻醉并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而对于骶腔存在解剖变异的儿童患者来说,骶麻穿刺的难度常大大增加。

爱尔兰都柏林克拉姆林妇儿医院的 Mislovic 教授等在 Pediatric Anesthesia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对一例硬膜囊低位终止并伴发 Opitz–GBBB 综合征的儿童患者进行骶管麻醉的案例报道。

病例简介

患者,男,2 岁,体重 32 kg,现行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曾被诊断为 Opitz–GBBB 综合征,行腭裂修复术,肛门闭锁结肠造口术以及尿道下裂修复术。因气管狭窄存在困难气道史。曾两次在骶管阻滞下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没有相关并发症的记录。

手术当天,给予患者实施各项标准监测后,面罩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为避免对患者的狭窄气道造成损伤,采用内径为 3.5 mm 的 Microcuff  气管内导管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调整患者体位以利于手术的进行;在进行骶麻穿刺前,通过超声对患者骶腔进行扫描,超声显示患者硬膜囊的终端仅低于骶尾韧带数厘米;为此,麻醉医生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骶麻操作,使用 24 G 硬膜外穿刺针头进行穿刺,并小心防止穿破硬膜。如图 1。


图 1 在超声引导下硬膜外穿刺针的置入。a 穿刺针位于骶尾膜水平;b 穿刺针进入骶腔并且没有穿破硬膜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中拔管,并于 40 min 后送入病房。术后第 3 天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常规镇痛,每日疼痛分数为 0 - 2 分。整个围手术期中,患者无任何不良事件的发生。出院前,医生对患者进行了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并且没有发现患者存在其他的脊柱异常,同时 MRI 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前的超声成像。如图 2。


图 2 a MRI 显示患者骶椎无其他异常存在;b 患者骶椎 MRI 与超声成像存在一致性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骶管麻醉不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但是在进行骶管麻醉穿刺时,可能因穿破硬膜而导致全脊髓麻醉的发生。而该例是一位存在硬膜囊低位终止(可能是由 Opitz–GBBB 综合征造成)的患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罕见的,也使得骶管麻醉的难度大大增加。

最后研究人员强调,这些患者的骶管麻醉,应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并保证麻醉的质量。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