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斜位入路更安全

2015-07-21 13: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qifei
字体大小
- | +

X 线透视下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可有效治疗因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等所致的神经根痛。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椎动脉和根髓动脉机械性损伤导致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导致的脊髓梗死、脑干及小脑梗死和皮质盲,甚至发展为截瘫及四肢瘫痪等。

有学者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联合实时 X 线透视可有效避免针头误入血管。Fish 教授等发现在腰 5 骶 1 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时,将斜位(骶尾倾斜)X 线上骶 1「斯科蒂狗」征作为骨性解剖标志进针可减少手术时间,同时降低辐射暴露的风险。

受此启发,Kim 教授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比较 DSA 技术联合实时 X 线透视辅助下,进行骶 1 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斜位入路与前后入路所致血管内注射发生率的大小,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Anaesthesia. 上。

研究共纳入 201 例接受骶 1 椎间孔注射的患者,随机分至斜位入路与前后为入路进针组(图 1)。

11071918.jpg.png
图 1. S1 椎间孔注射斜位入路:(a)斜视图下的「斯科蒂狗」征;(b)侧视图;(c)前后视图;(d)打入造影剂后的前后视图

结果显示,骶 1 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时,前后位进针的血管内注射率为 29%(29/99),明显高于斜位入路进针组(11%, 11/102)。两组所需造影剂剂量及药物未打入血管内的患者,造影剂播散方式在这两种入路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表明,骶 1 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时,使用斜位入路可显著降低药物的血管内注射率。患者的基线数据、疼痛持续的时间、诊断及手术史菌不会对血管内注射率产生影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袁菲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