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肢远端手术的臂丛神经阻滞可通过腋窝、锁骨下或锁骨上方法来实现。在表面成像技术、异感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多次注射臂丛神经阻滞比单次阻滞更成功,起效更迅速。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要比成像技术和神经刺激仪的成功率更高。但腋窝、锁骨下或锁骨上这几种不同方法对臂丛神经阻滞是否有影响,相关报道较少。
近期加拿大 Albrecht 教授等在 Anaesthesia 杂志发表关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回顾性分析。文献检索至 2015 年 1 月 MEDLINE, CENTRAL 和 Embase 数据库,关键词为「超声」、「腋神经」、「锁骨上」、「锁骨下」,结果限制为各种语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还检索参考文献获得其他试验。
选取的试验主要是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随机对照试验,腋下、锁骨下和锁骨上不同方法,一次注射和多次注射对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试验排除标准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其他神经阻滞,相同注射次数的臂丛神经阻滞,测试局麻药顺序的阻滞。
分析主要指标是退针后 30 min 阻滞成功率,阻滞成功定义为无需补充局部浸润麻醉、全身麻醉或过量使用作者限定的静脉麻醉药物。我们还分析了血管穿刺率,阻滞中感觉异常和疼痛发生率,完成注射时间,开始镇痛和镇痛持续时间,术后 2 小时、12 小时和 24 小时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总量和静息、活动时的疼痛评分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24 小时神经功能损伤。
共分析 25 个随机对照试验,9 个只应用局部麻醉,1 个还用了全身麻醉,9 个应用丙泊酚镇静,6 个应用咪达唑仑和阿片类药物。14 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方法的臂丛神经阻滞,包括腋下、锁骨下和锁骨上。
结果显示不同的阻滞方法对臂丛神经阻滞没有影响。单次腋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较锁骨下和锁骨上短。锁骨上方法完成注射时间较其他方法长。锁骨下感觉异常发生率较锁骨上少,但镇痛持续时间也短。
疼痛评分的报道较少,一项试验提出腋下和锁骨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在术后 12 小时和 24 小时疼痛评分无差别。另有试验提出锁骨下可较锁骨上在术后 24 小时减轻疼痛。没有试验报告阿片药物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单次注射和多次注射之间的阻滞成功率和相对风险无明显差异。单次注射较多次注射时间短,但起效时间长。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为 1.7%。
在这个 Meta 分析中,在无或有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分别为 76% 和 88%,可能超声引导允许定位更准确,局麻药对神经的阻滞更有效,为麻醉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应用不同方法进行外周神经阻滞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