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是麻醉发展的蓬勃时期

2016-05-24 14: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丽
字体大小
- | +

临床上多种因素会引起呼吸障碍,而需要及时、有效的气道管理。气道管理的目的是通气氧合、气道开放、气道保护和灌洗。麻醉与气道管理在临床上关系密不可分,近期的 Anesthesiology 杂志上刊登了来自威斯康星州大学医药卫生学院麻醉专业的 Matioc 等人所写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以麻醉师的角度就 1700 年至 1846 年的气道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18 世纪可谓是麻醉发展的蓬勃时期。

18 世纪中叶,1772 年 Pristley 发现氧化亚氮(笑气),1884 年 WELLS 用于牙科手术。1818 年 FAFADAY 发现乙醚,1846 年乡村医生 LONG 施行乙醚麻醉成功,但当时未为世界所知。同年 10 月 16 日,MORTON 施行乙醚麻醉当众示范成功。乙醚麻醉的成功,可视为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是接受麻醉患者、严重创伤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等危重患者抢救时必须首先解决的任务,是维持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必要时进一步完成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复苏、挽救肾脏功能的基本保证。麻醉科医师具有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施行人工通气、确保有效气体交换的知识和技能,在急救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 19 世纪以前,人们就发现并合成了乙醚及氧化亚氮,并发现其具有催眠和镇痛作用。此后,越来越多的麻醉药物被合成并应用于临床。作者认为 1700 年至 1846 年为麻醉时代,且基本气道管理现代史始于出现死亡复苏案例下 18 世纪初。历史见证着人工呼吸的兴衰以及经波纹管逐渐发展的仪器正压通气。

在死亡进行复苏时,肺通气对于机体内外部的器官都有明显的刺激。外声门气道入口技术易损伤患者鼻腔。波纹管鼻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医疗和非医疗人员的「基本气道管理技术」。

作者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尽管在技术层面上会有许多讨论,在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很少使用声门(插管)和声门下(气管切开)操作。在所谓的麻醉时代,到来之前,人工负压技术是取代正压通气法的。在 19 世纪中期,使用麻醉气体的医师们并不熟悉正压通气的概念。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