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超过 1/3 用药差错可使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016-01-06 14: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最爱冷布丁
字体大小
- | +

围术期用药安全对于患者生命影响重大,注射器、安瓿瓶等器械操作不当和用药剂量错误等会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害。现阶段关于用药差错的文献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临床情况。

为了评估围术期(即从手术麻醉开始至患者移入恢复室或 ICU 之间)用药差错和潜在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类型、严重性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麻醉科 Nanji 教授等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试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 Anesthesiology 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麻省总医院麻醉科的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进行筛选,并对其围术期操作进行观察和分析,记录用药差错和药物不良反应时间。相关定义标准见表 1。

表 1 用药差错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定义及举例

类型

定义

举例

用药差错

未能完成规定操作,或者操作不符合规定;未能意识到操作带来的潜在损伤。

未能及时给患者用药。

低血压未能及时治疗。

无潜在损害的差错

违反相关标准但本质上不会带来潜在损害。

医疗器械上标签不全。

轻度潜在损害的差错

用药差错有轻度可能导致相关损伤。

异丙酚注射剂量在医嘱标准上额外增加 50~150 μg/kg,且未记录。

差错可潜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用药差错极有可能导致相关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但未见相关出血症状。

用药差错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因用药差错导致药物相关损伤。

可卡因毒理学检测阳性者给予β受体阻断剂导致高血压。

青霉素过敏者给予青霉素,并出现皮疹。

给予异丙酚 4 mg 后患者平均动脉压<55 mmHg。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伴用药差错

并不是由用药差错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治疗期间新发过敏反应。

术后恶心呕吐史者围术期给予止吐药后进展为术后恶心呕吐。

研究结果发现,整个试验为期 8 个月,共纳入 277 例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3671 人次用药记录,用药差错和/或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193 人次(5.3%),包括用药差错 153 人次(79.3%)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91 人次(47.2%),其中 153 人次(79.3%)可以避免,40 人次(20.7%)不可避免,具体事例见表 2。

表 2 153 例可避免的用药差错和对应的不良反应事件

类型

人次(%)

差错举例

潜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举例

标签错误

37(24.2)

无肾上腺素标签。

剂量错误或药物错误

剂量错误

35(22.9)

86 kg 患者给予 1 mg 瑞芬太尼。

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治疗遗漏或遗忘

27(17.6)

未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

手术部位感染。

操作错误

26(17.0)

气管插管不符合相关规范,且未进行相关检查。

气道损伤或低氧血症。

监视错误

10(6.5)

插管前未检查血压。

插管后血压可 > 200 mmHg。

治疗策略错误

9(5.9)

抽药本应当为昂丹司琼,结果为肾上腺素。

致命性高血压。

给药时间错误

5(3.3)

低血压患者延误 7 min 给予麻黄素。

器官灌注不足。

静注部位错误

2(1.3)

肾上腺素输注部位与抗生素注射的远端相通。

肾上腺素和抗生素联用可导致高血压。

其他

2(1.3)

遗落含残余二氢吗啡酮的注射器。


在用药差错分析上,可能潜在导致损害共计 32 人次(20.9%),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共计 51 人次(33.3%),剩余损害共计 70 人次(45.8%)。在用药差错严重性分析上,99 人次(64.7%)为严重事件,51 人次(33.3%)为重大事件,3%(2.0)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研究人员总结称,围术期用药差错和/或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为 1/20,超过 1/3 用药差错可导致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剩余 2/3 可导致潜在患者损害。该统计数据明显高于以往回顾性调查。后续应针对医院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对策,以降低围术期用药差错的发生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