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脊柱手术麻醉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呼吸系统中的肺容积和肺顺应性,静脉回流的变化,邻近等压力点的神经损伤可能性的增加,紧急气道的处理等。当手术涉及颈椎,可发生血流动力学波动。其中心动过缓导致短暂的心脏停搏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已有报道,在腰椎手术很少报道。
最近印度的 Chauhan 医生报道 1 例患者在俯卧位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发生两次心动过缓导致心脏骤停,发表在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杂志上。因此,在手术室中看似简单的俯卧位手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应予以重视,一但发生应积极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该病例为 49 岁男性患者,L4/5 椎间盘突出,主诉腰痛并向双下肢放射疼痛 10 年余,计划接受椎间盘切除术。全身检查和血常规均无明显异常。气道评估 Mallampati 分级 II 级,张口度可。入手术室,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和动脉有创血压监测。
麻醉诱导芬太尼 125ug 和丙泊酚 120 mg,罗库溴铵 50 mg 后气管插管。鼻咽温度探头和导尿管分别为气管插管后插入。麻醉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 0.8%-1.0%)与氧气和氧化亚氮(40:60)。俯卧位前患者心率 76 次/分,血压 122/69 mmHg,血氧饱和度 100%。俯卧位后手术开始。
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手术开始 2 小时内正常范围波动,之后发现突然心动过缓。心率下降至 40 次/分,最低 32 次/分。立即通知外科医生,释放牵拉的硬脊膜,心率自行恢复至 70 次/分。继续手术 45 分钟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导致瞬时心脏骤停(10 秒)。外科医生被告知停止手术,阿托品 0.3 mg。立即心肺复苏(CPR),包括在俯卧位胸外按压措施。
15 至 20 秒后,恢复窦性心律 98 次/分,血压 132/74 mmHg,血氧饱和度 99%。动脉血气分析显示钠,钾,钙无异常。继续手术至术毕未再发生心脏停搏。术中总出血量 300 〜 350 mL,无输血。术毕患者仰卧位拔除气管导管后,送至 ICU 观察。12 导联心电图和肌钙蛋白 T 正常。两天后出院。
心动过缓和颈椎手术中低血压归因于颈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腰椎手术引起的心动过缓,可能是在硬脊膜的牵拉刺激引起迷走神经的反应。在该报道中,心动过缓首发于牵拉硬脊膜。然而,心动过缓第二次发生导致短暂的停搏与硬脊膜的刺激不相关,可能是手术操作时副交感神经占主导,手术压迫可传递至骶神经根。
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突然大量失血,电解质异常,俯卧位眼球受压和心肌梗死,该报道病例中均一一被排除。该报道提示,在这种情况下俯卧位的 CPR 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此外,阿托品的也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和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