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减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极容易出现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SDB),肥胖患者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发病人群。
通过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可有效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夜间呼吸阻塞发生事件的频率,但目前关于术后早期使用持续正压通气能否降低不良呼吸事件的发生率仍然未明,尤其是那些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的患者。
来自德国的 Zaremba 教授等人就针对以上这一问题进行随机交叉试验研究,他们首先假设持续正压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氧合作用能力同时缓解睡眠呼吸障碍及阿片类药物所引发的呼吸抑制。
该项研究中的患者在减肥手术后常规送往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并进行常压 30% 的吸氧治疗或者持续正压通气 30% 的吸氧治疗(8~10 cm H2O)。使用多导睡眠图和肺功能监测分析患者术后 1 小时的大脑皮层觉醒状态及呼吸情况,并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指南评定觉醒状态与呼吸事件,同时收集患者在麻醉后监护室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主要评价结果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次要评价结果为麻醉后监护室患者个体性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暂停发生情况,最后使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相应结果的比较评价。
33 例患者纳入了此项研究,其中有 69% 患者的术后多频道睡眠记录数据指出其在麻醉后早期出现了睡眠呼吸暂停(AHI 指数>5/h)。与常压通气吸氧相比,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降低 AHI 指数以及升高平均氧饱和度达 3%。线性模型统计计算结果显示持续正压通气与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具有交互效应,对 AHI 指数、吸气流速及每分通气量均具有显著影响。
根据以上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术后持续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及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效应,且不增加不适当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知识要点总结:这一前瞻性随机交叉试验在 38 例病理性肥胖患者中比较了持续正压通气与常压通气的 AHI 指数,结果发现持续正压通气降低了 69% 患者的 AHI 指数,其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改善在非快动眼睡眠时比清醒时更为显著。因疼痛而摄入阿片类药物可增加 AHI 指数,而持续正压通气的应用可有效控制 AHI 指数的升高。